跳至主要內容

人文主义(英语:Humanism),又译人本主义、人类主义[1]、人道主义[2][3](译为人道主义时常与另一种人道主义(英语:Humanitarianism)混用)是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为哲学理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人文主义从仁慈的人性获得启示,并通过理性推理来指导[4]

 

人文主义[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文主义(英语:Humanism),又译人本主义、人类主义[1]、人道主义[2][3](译为人道主义时常与另一种人道主义(英语:Humanitarianism)混用)是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为哲学理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人文主义从仁慈的人性获得启示,并通过理性推理来指导[4]

人文主义以理性推理为思想基础,以仁慈博爱为基本价值观。个人兴趣、尊严、思想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容忍和无暴力相处等,都是人文主义内涵范畴。同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人道主义关系密切。

除了一般无宗教的世俗人文主义外,也存在有宗教的人文主义,在各个主要宗教中,人文主义一般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些人文主义还认为,人有需要参加仪式和规则,并组织一些团体来满足这种需要。相比唯物主义,人文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心灵;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注重理性。因此,有无神论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和理性精神相违背的神灵崇拜的宗教精神,并不是人文主义。

词源及定义[编辑]

“humanis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人性”(humanitas)一词,后者最早由西塞罗用来描述与自由教育有关的价值观,在当时自由教育这一概念类似于今天的艺术、哲学、历史、文学。这个词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语“umanista”再度出现,在十六世纪传入英语世界,不过当时这个词并非以humanism的形式描述思想,而是以humanist的形式代指一群研究和倡导基于古典文学的教育的人[5]。19世纪早期,以“humanismus”的形式传入德语,之后再从德语以学术上的对古典文学的倡导及对非宗教性生活的追求这两种意义传回英语[6]。“humanism”这一概念于不晚于1901年传入中国[7],而人文主义一词则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8]

可能是巴伐利亚神学家弗里德里希·伊曼努尔·尼特哈默尔创造了人文主义一词,用以描述他计划在德国中学开设的古典学课程。不久后,格奥尔·沃伊特雅各·布克哈特在内的一批学者采用了这个术语[9]。在20世纪,这个词的含义被进一步完善,成就了其当代含义,即对生活的自然主义态度,关注人类的福祉和自由[10]

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编辑]

古希腊[编辑]

古希腊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也提出一些早期人文主义思想观点。

文艺复兴时期[编辑]

现代生产方式出现,不但动摇中世纪社会基础,而且确立个人价值,肯定现实生活意义,促进世俗文化发展,由此形成与宗教神权文化对立之思想——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肯定人是生活创造者和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即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人文主义的学者和艺术家提倡人性以反对神性,提倡人权以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11]

现代[编辑]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对人类自身反思越发明显。随着冷战开始,1960年代后,美国西欧爆发一系列反传统运动民权运动女权运动、以及20世纪末崛起的LGBT权利运动后,西方国家趋向世俗化,无宗教信仰者的比例日益增加。人文主义的主张及理念,为无宗教信仰者提供一个近似宗教的信仰和价值观。

参见[编辑]

概念[编辑]

代表著作[编辑]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1. ^ 蔡仲; 肖雷波. STS: 从人类主义到后人类主义. 《哲学动态》. 2011, (11): 79–81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2. ^ 杨寿堪. 人文主义: 传统与现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5: 92–98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1).
  3. ^ 胡翠娥. “人文主义” 还是 “人道主义”?——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译介论学术著作中的术语翻译. 《中国科技术语》. 2020, 22 (4): 69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1).
  4. ^ Definition by IHS: Humanism is a philosophy of life inspired by humanity and guided by reason.[2008-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5. ^ Mann 1996Copson 2015,第1-2页.
  6. ^ Copson 2015,第1–2页;Fowler 1999,第18–19页.
  7. ^ 章, 可. 现代中国“人文主义”的起源:以译词为中心的研究(1901-1922)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009 [202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2).
  8. ^ 钟, 谟智. 人文主义的由来和定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 (02): 108–111 [2021-08-26]ISSN 1003-3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1). 因在文艺复兴时代非常重视古代文化(而不仅仅如字面所表示的文学、艺术),就垫上一个“文”字,故译作“人文主义”,这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在中国出现的合成词。
  9. ^ Davies 1997,第9–10页.
  10. ^ Copson 2015,第3–4页.
  11. ^ 外國美術簡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62.

来源[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话,阐述她所描绘人物的关联性

  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话,阐述她所描绘人物的关联性——以及她自己的人生: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这种启明或许不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很微弱的光亮。这光亮源自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们的生命和作品。他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像我们这样长期习惯了黑暗的眼睛,几乎无法告知人们,那些光到底是蜡烛的光芒还是炽烈的阳光。”

一本关于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的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治疗》(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作者:欧文·亚隆(Irvin Yalom) 人的一生都要面对四种主要焦虑:死亡焦虑、自由焦虑、独孤焦虑、无意义感焦虑。

  加密禅师 @crypto_chanshi 一本关于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的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治疗》(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作者:欧文·亚隆(Irvin Yalom) 人的一生都要面对四种主要焦虑:死亡焦虑、自由焦虑、独孤焦虑、无意义感焦虑。 在这本书中,亚隆教授从临床经验、实证研究、哲学文献以及其他大量资料出发,围绕这四个“生命的终极关怀”,逐一进行深入探讨,阐述每一个存在性关怀的意义。 一、关于死亡 死亡有两个基本命题: 1、生命和死亡相互依存,它们同时存在,而不是先后发生。死亡在生命的表层下持续骚动,并对经验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2、死亡是焦虑的原始来源,因此也是心理病理的根本源头。自人类以文字记录思想之初,就有一条令人敬仰的思想线索,强调生命与死亡的交织。 事物终会消逝,我们害怕消逝,但就算要面对消逝,我们必须活下去,这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之一。 我们从出生时就开始死亡,终点从起点就已经开始。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对于死亡的毕生思考会使生命更为充实丰富,而不是使其贫瘠枯竭。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救人。 马丁·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对个人死亡的意识作用起到一种鞭策作用,促使我们从一种存在模式转移到更高级的模式。他认为,世上有两种基本存在模式:忘失的存在状态、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 前者即活在事物的世界里,沉浸于日常琐事:此时的人“降低了层次”,专注于“无所事事的闲聊”,迷失在“他者”之中,任由日常世界摆布,只关心事物应该的样子; 后者,人着眼于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它应该的样子,并为之感到新奇。 人通常活在第一种状态中,而依靠某些特定的不可改变、无法挽回的状况、某些特定的紧急体验,才能使人受到震撼,将人从第一种日常猛拉入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 在这种紧急体验中,死亡是其极致: 死亡是使我们有可能以真诚的方式来生活的处境 。 想象一下完全不考虑死亡的生活,生命会丧失热情,此为死亡的观念对生命的积极贡献。 二、关于自由 人类不仅仅是自由的,而且注定是自由的。 进一步说,自由的概念扩展到不仅要为世界负责,还要为个人的生活负责,不仅仅是为个人的行动负责,也要为不作为负责。 个体拥有创造自身生活的自由,有个体欲望、选择和行动的自由,以及改变的自由。 承担责任是改变的先决条